“毕业即就业,失业续学时”“分期还款,轻松无压力”……近期,媒体调查揭示“培训贷”问题再次凸显。一些不正规培训机构以高薪职位为诱饵,诱使求职者签订“培训贷”协议,支付高昂的培训费。而这些课程往往名不副实,即便退学也必须按月偿还贷款。

“未入职先负债,未工作先背债”,这成为“培训贷”现象最直接的描述。原本,“培训贷”是为了帮助学生、家庭、在职人员解决教育资金问题而推出的金融服务。但一些不良机构却将其变为敛财工具,导致“培训贷”逐渐变质。尤其是,一些企业与不良培训机构串通,上演“招聘-培训”的双面戏码,让许多缺乏经验的求职者陷入陷阱。

深度解析:培训贷野蛮生长现象之下的人力资源市场隐忧

“培训贷”问题并非首次引起关注,为何仍有人不断中招?原因可能复杂多样。在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,不良机构利用求职者急于就业的心理,夸大培训效果,承诺就业机会,诱导其贷款。同时,一些求职者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缺乏金融知识和生活经验,易被花言巧语误导。

必须果断遏制不良“培训贷”。目前,治理“培训贷”问题面临举证难、执法难等挑战。一些涉事企业拥有培训场地、课程、签名和合同等证据,使得法院难以认定其民事欺诈行为。因此,金融监管部门、教育培训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需协作,克服监管“孤岛”,共同加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市场准入、资质审核、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管。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,应确保资金用于合法合规的培训和就业。

求职者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应提高警惕,增强风险意识和辨识能力。一方面,要学习金融知识,了解求职陷阱,掌握求职技巧;另一方面,要仔细审查培训内容和贷款合同条款,避免被虚假宣传误导。此外,高校等社会力量也应积极参与,提供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,助力求职者顺利就业。